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滑轮运动 > 正文

2012年海淀区一模考试物理试卷分析

类别:滑轮运动 日期:2018-1-27 15:30:32 人气: 来源:

  2012年海淀一模物理试卷,在结构和重难点分布上,相比10和11比较稳定,单选压轴和填空压轴从计算量和繁杂程度上都有所提升,多选和实验题整体难度变化不大,最后两道计算题整体难度不高,但都分3问,可以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班上统计基本都上90分,93到99分学生偏多。

  ※10.小明是一位摄影爱好者,他想用汽车上的蓄电池和照泡自制一个洗印黑白照片用的小型箱。按要求箱内应有L1、L2两只白炽灯泡,其中L1表面被涂成了红色,箱外有S1、S2两个开关。当仅闭合S1时,只有表面被涂成红色的L1灯发光,这时可在L1灯照明下调整底片和相纸的,调好后闭合S2,则L1、L2两只灯泡均正常发光,从而使相纸感光。为了防止在放好相纸之前,由于误操作而使L2灯发光,电设计要求在仅闭合S2时L2灯不发光。图5所示的电中,符合上述工作要求的是( )

  分析:此题是一道信息题,题目本身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准确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此题可谓“旧瓶装新酒”,09年崇文和宣武一模也考过类似题目,(如下,相关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就是找准“关键句”,(此题关键句用下划线在题干中标出),这类题一般文字叙述都比较长,最好倒着看,关键句一般都在最后。

  相关题:(09崇文、宣武一模)家用电吹风机由电动机和电热丝等组成,为了电吹风机的安全使用,要求电动机不工作时,电热丝不能发热。电热丝不发热时,电动机仍能工作。图2电中符合要求的是(D)

  根据图像信息题干要求可以将“关键句”(此题“关键句”已经在题中用下划线标出),“翻译”为“电

  相关试题:(上海大同杯第23届复试第8题)氧化锡的电导(电阻的倒数)随周围中的CO(一氧化碳)浓度变化而变化,甲图中的直线反映了它的电导与CO浓度的关系。用氧化锡制成传感器,将它组成乙图所示的电,图中电压表的示数即可反映传感器周围中的 CO浓度。则在下列表示CO浓度与电压表示数Uo之间关系的图象确的是:(D)

  分析:这是一道杯中浮物问题,通过压强变化和压力变化,考查学生对“密闭液体可以等大传递压强,固体可以等大传递压力”的理解和运用,进而结合浮力问题考查沉浮状态中的“浸没模型”。

  相关试题1:(10年中考12题)如图8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甲和S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2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A、B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悬浮,物体B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已知物体A与物体B的密度之比为2:3,S乙等于4S甲。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相关试题2:(11年中考12题)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1和S2,且2S1=3S2。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A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

  ※3.如图13所示,1有两个底面积均为S的实心圆柱体C和D,分别用两根细绳的一端系于它们的上表面的中央,细绳的另一端分别系在轻质杠杆的两端,杠杆恰好水平平衡。2把质量为800g的酒精缓慢注入底面积为S1的圆柱形容器甲中,同时向上下横截面积分别为S2、S3的圆柱形容器乙中注入某种液体,当两容器中液体均静止,且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时,圆柱体C下底浸入酒精中的深度为2.5cm,酒精对容器甲底面的压强为1100Pa,圆柱体D下底浸入液体的深度为4cm。3若把圆柱体D从B端取下后将其从原再竖直向下移动2.5 cm,圆柱体D刚好被液体浸没,此时细线N。在圆柱体D向下移动过程中,液体在容器乙截面积不同的上、下两部分上升的体积相等,在以上整个操作过程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且圆柱体C和D均未与容器壁接触。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S1为80 cm2,AO:OB=3:1,S2:S= 5 :4,S3:S= 9:4,g取10N/kg,则圆柱体D的密度为kg/m3。

  在分析:此题所考察的知识点难度并不大,但是很繁琐,综合了杠杆、浮力和液面升降问题又结合二次平衡考察了三个状态(题目中已标出),使得该题综合难度明显提升。此题应最后再做。

  相关试题:(2012年中考23题)将高为10cm的圆柱体甲放在水平地面上,细绳的一端系于圆柱体甲上表面的中央,另一端竖直拉着杠杆的A端。当把质量为800g的圆柱体乙悬挂在杠杆的B端并处于圆柱形容器M中时,杠杆在水平平衡,如图8所示,此时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3200Pa。把质量为900g的水注入容器M中,水未溢出,水静止后,水对容器M底面的压强为2500Pa,圆柱体甲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5000Pa。已知:AO:OB=2:3,容器M的底面积为60cm2,不计杠杆的质量,g取10N/kg,则圆柱体甲的密度为5.6103kg/m3。

  ※34.小红想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她选择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1 mm2的某种合金丝,利用如图24所示的电分别测量了该合金丝不同长度的电阻值,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该种合金丝的电阻R与电阻丝长度L的关系:常温时,在的条件下,R=_______。

  (2)已知水的密度为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金属圆环密度的表达式:金属=。

  (1)②将金属圆环轻轻放在木块上,使木块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并保持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1分);

  ③将金属圆环用细线拴在木块下方,使木块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并保持木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且金属圆环不与大水槽接触(1分)

  相关试题:(23届上海大同杯第6题)、(2011年顺义一模第12题)图8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M,压有一铁块m,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1(图a);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块的下面时,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图b);将细绳剪断后(图c),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h3为( )

  过它的电流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R2消耗的总功率P与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的关系为P=P2+b(b为一个不变量)”。请画出实验电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②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值,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R2的阻值为适当值。用电流表A测量电的电流I0,用电压表V1测量R1和R2两端的电压U1,用电压表V2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将I0、U1、U2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1分)

  ③断开开关S,改变电阻箱R2的阻值后,闭合开关S,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0,用电压表V1测量R1和R2两端的电压U1,用电压表V2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U2,将U1、U2的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1分)

  ⑤利用公式P=U1I0和P2=U2I0,分别计算出6次电阻R1与R2消耗的总功率P和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的数值,并分别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1分)

  分析:此题属于设计性实验中的证明性实验,做此类题,首先应分析清楚“主题句”(此题中用下划线画出)中让证明的量之间的关系和约束条件,再围绕约束条件,设计实验,通过实验中的测量量表达关系式中各待证量,然后列表写实验步骤。

  ※38.如图25所示,电源两端的电压U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滑动变阻器接入电中的电阻为RA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流表示数为I1,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PA,电消耗的总功率为P1;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消耗的总功率为P2。保持开关S1闭合、S2断开,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最右端调至使其接入电中的电阻为R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电消耗的总功率为P3。继续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的电阻值,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中的电阻为RB时,电消耗的总功率P4=2.4W。已知P2-P3=1.2W,U1:U2=4:9,I2:I3=4:3。求:

  ※39.图26是某科研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物品的装置示意图。该装置由悬挂机构和提升装置两部分组成。悬挂机构由固定杆OD和杠杆BC构成,O为杠杆BC的支点,CO:OB=4:1。配重E通过绳子竖直拉着杠杆B端,其质量mE=500kg。安装在杠杆C端的提升装置由支架、电动机Q、定滑轮K及动滑轮M构成。其中支架和电动机Q的总质量mQ=12kg,定滑轮K和动滑轮M的质量均为m0。可利用遥控电动机拉动绳子,通过滑轮组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品。在一次打捞一批实心金属材料过程中,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竖直上升,此时电动机Q牵引绳子的功率为P1,绳子H端的拉力为F1,金属材料上升速度大小为v1,地面对配重E的支持力为N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在金属材料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绳子H端的拉力为F2,地面对配重E的支持力为N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2。已知F1=200N,v1=0.2m/s,2=95%,N1:N2=6:1,绳和杠杆的质量、金属材料的钢丝绳的质量和体积、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水对金属材料的阻力均可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2)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以支架、电动机Q、定滑轮K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5所示,配重E的受力分析图如图6所示,杠杆上C点、B点受力分析图如图7所示。(说明:受力分析图正确得1分)

  (3)金属材料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时,以动滑轮和被提升的金属材料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11所示,金属材料离开水面后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动滑轮和被提升的金属材料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图如图12所示。F1=F1,F2=F2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阿宝运动器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