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水上运动 > 正文

上海吹响培育一批民营体育“独角兽”企业的号角!

类别:水上运动 日期:2018-9-16 20:04:15 人气: 来源:

  8月29日,上海公布最新制定的《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聚焦五大体育产业领域重点发展。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民营体育“独角兽”企业。

  一、上海“体育产业30条”助推经济新发展上海市最新制定的《关于加快本市体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涉及4方面共30条构成,简称“体育产业30条”。

  第一,对标国际、争创一流。对标全球城市,紧跟国际体育产业发展新趋势,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有效畅通各类国际体育优质资源进入渠道,提升上海全育资源配置能力。

  第二,创新、扩大。始终用的思和办法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创新体育体制机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和激发行业持续发展和创新活力。

  第三,市场主导、政策引导。遵循体育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的积极作用,营造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第四,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加强部门联动、市区联动、区域联动,事业和产业良性互动,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商贸、旅游、健康、科技等产业融合,推进长三角地区体育产业一体化,培育新需求、新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

  《意见》指出,推动形成与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定位相匹配的产业发展格局,以竞赛表演业和健身休闲业为引领的产业体系更加合理,以国际竞争力和带动性强的体育企业为主体的市场体系更加发达,以重大体育场馆设施和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空间体系更加优化,以产业政策和营商服务为重点的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体育供给丰富多样,体育消费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显著提升。

  《意见》提出上海市体育产业三阶段发展目标:到2020年,本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左右,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到2025年,本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左右,跻身世界体育产业发达城市行列;到2035年,达到与卓越全球城市相适应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2014年,国务院颁发的4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的目标之后,体育产业蓬勃发展,涌现创业热潮。这被认为是中国体育产业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新时代元年,上海“体育产业30条”正站在了体育产业已成经济发展“新风口”之上,必将助推上海经袁惟仁老婆济实现更广发展。

  二、重点领域跨越式发展: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体育服务,体育贸易,体育装备《意见》提出,加快体育供给侧结构性,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布局,以“体育赛事,健身休闲,体育服务,体育贸易,体育装备”五大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助推体育产业全面发展。

  (1)加快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建设:发挥竞赛表演业在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和推动体育产业向纵深发展的独特作用,形成上海竞赛表演业的整体优势,努力把上海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国际体育赛事之都。

  支持举办赛车、自行车、网球、马术、田径、铁人三项、水上运动、克、拳击、电子竞技等高水平职业赛事。引导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围棋等职业俱乐部完善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培育稳定的观众群体和项目文化。

  (2)提升健身休闲产业能级:将健身休闲产业作为“健康上海”建设的重要内容,培育新供给、促进新消费,提高健身休闲产业发展能级。

  制定专项规划,支持冰雪、水上、山地户外、汽车摩托车和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性的健身休闲项目发展。推动极限运动、电子竞技、击剑、跆拳道、飞镖、射箭、马术等时尚运动项目健康发展,培育相关专业培训市场。

  (3)完善体育服务产业体系:把体育场馆服务、体育中介服务和体育传媒等体育服务业发展作为驱动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高体育专业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强体育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积极开展赛事推广、活动策划、体育赞助、体育广告、体育票务、体育咨询、体育评估、运动员经纪、体育保险等多种中介服务。

  (4)打造国际体育贸易中心:依托本市体育用品品牌总部和服务贸易集聚地的优势,深挖体育贸易发展潜力,加快国际体育贸易中心建设。

  以竞赛表演和健身休闲产业为核心,加强资本与优质体育服务贸易项目间的高效对接,扩大本市体育服务贸易行业与国际间的合作,鼓励本市体育服务贸易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5)增强体育装备研发制造能力:将提升高端体育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作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组成部分,促进科技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有效提升体育装备的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

  积极培育器材装备民族品牌,通过技术引进、海外并购等方式,提升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山地户外、汽车摩托车运动、航空运动、室内健身等器材装备的国产化水平。

  鼓励建设体育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引领新型体育消费的新型体育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推进智能制造、增材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服务应用于体育领域。

  三、构建现代体育市场体系,培育一批民营体育“独角兽”企业《意见》指出,市场化基本方向,完善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营造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全面构建现代体育市场体系。

  提出,深化体育类国有企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融合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国有大型体育产业集团,积极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体育企业。

  提升民营体育企业竞争力,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体育企业发展,培育一批民营体育“独角兽”企业。引导有实力的体育企业通过管理输出、连锁经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和利润链,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集团。

  支持体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建设体育产业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帮助企业、高校、金融机构有效对接。鼓励设立各类体育产业孵化平台,培育10家左右高品质的、有影响力的体育产业众创空间。

  重点扶持五角场体育产学研集聚区、徐家汇体育公园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支持打造全球电竞之都,加快形成体育产业集聚效应。到2025年,全市成功创建10个以上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示范园区或体育旅游示范区,形成一批符合市场规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

  《意见》提出扩大体育消费。制定体育消费促进计划,进一步拓展体育健身、体育观赛、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等消费新空间。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便利化。支持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分析顾客消费行为,开展精准服务和定务,灵活运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社交与顾客互动,建立及时、高效的消费需求反馈机制,做精做深体验消费。大力培育国际体育消费,打造全育消费中心。

  鼓励通过体育明星公益性广告或举办各类体育赛事的契机,大力健康生活方式。支持各区创新体育消费引导机制。

  金融政策支持方面,《意见》提出,完善体育产业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体育产业信贷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体育企业用好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体育企业开设贸易账户和开展跨境融资。支持设立运动休闲装备融资租赁公司,提高运动休闲装备使用效率。支持体育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和发行债券,建立体育企业上市挂牌储备库。对成功在境内上市或挂牌的本市中小体育企业,由所在区给予适当补贴。

  今年7月末,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印发了《2018年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全国各省市共有383个项目入选,拟融资1682亿元,预计拉动投资3528亿元。

  从投资方式看,我国体育产业投资仍以创业投资为主,占比约九成,金融信贷项目并不多。随着《2018年全国优选体育产业项目名录》的公布和落实,中国体育产业融资难的死穴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四、站在体育产业已成经济发展“新风口”之上前行如今,体育产业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风口”,2018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P比重将超过1%。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901元,增加值为6474.8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

  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对于2020年预计接近15亿的中国人口总数来说,7亿已接近50%,这就意味着在这当中骑行由于运动覆盖距离长、天然绿色低碳、与上下游产业结合紧密等特点,必然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推广与普及。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实现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2.5%等目标。建设5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100个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达到3万亿元”的发展目标。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十九章指出:积极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俱乐部,丰富业余体育赛事,积极培育冰雪、山地、水上、汽摩、航空、极限、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健身休闲示范区、健身休闲产业带。

  2016年11月,水上、航空、山地户外运动产业规划发布,《水上规划》提出“到2020年,水上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000亿元”;《航空规划》提出了“航空运动产业经济规模达到2000亿元”;《山地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山地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第一,规模不断扩大,预计今年底,体育产业增加值占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将近1万亿元,体育产业机构数量增长超过2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40万人。体育产业对于促消费、惠民生、稳增长的作用不断体现。

  第二,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50%,健身休闲产业和竞赛表演业增速均超过20%,航空、击剑、山地户外等体育消费蓬勃发展,成为体育消费的新热点。

  第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35个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和110个体育产业联系点单位积极推进各项任务,运动健康城市、体育小镇、体育综合体、体育公园和产业园区等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体育产业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集聚区发展趋势日益凸显。

  如何促进消费升级主要领域的消费满足需求,发改委表示,促进消费应当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促进实物消费不断提档升级;二是要推进服务消费持续提质扩容;三是要引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有序发展;四是要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梯次升级。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阿宝运动器材网- All Rights Reserved